莫桑比克蒙德拉内大学孔子学院开设农业中文课程 助力本土发展
莫桑比克爱德华多・蒙德拉内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 “蒙大孔院”)近日推出 “中文 + 农业技术” 特色课程,针对莫桑比克农业人口占比
70%、中文农业人才短缺的现状,构建 “语言教学 + 技术实操 + 企业对接” 的培养模式。该课程分为 “基础农业中文”“智能农机术语”“中国农业案例”
三个模块,共 120 学时,其中 60% 为实践教学 —— 学生在孔院汉语实验室学习 “灌溉”“育种”
等专业词汇后,需前往中资农业企业(如中地海外集团莫桑比克农场)开展田间实训,用中文记录种植流程、汇报作物生长情况。
**

课程自 2025 年 3 月开设以来,已吸引 120 名学生报名(涵盖农业科学、工程等专业),其中大三学生阿曼多・穆里尼奥的经历颇具代表性:“通过‘水稻种植中文对话’课程,我能和中国农技师直接交流育苗技术,去年参与的‘高产水稻试点’项目,亩产比传统品种提升了 30%。” 蒙大孔院还与莫桑比克农业合作社联盟签订合作协议,为课程优秀学员提供中资企业实习名额,2025 年首批 20 名实习生已入职中地海外、华为农业等企业,负责技术翻译与项目协调,月薪较当地平均水平高 25%(约 850 美元)。孔院中方院长王敏表示:“未来将新增‘中文 + 渔业’‘中文 + 畜牧’方向,计划 3 年内培养 500 名复合型农业人才,助力莫桑比克粮食安全战略。” 目前孔院已编写《农业中文实用手册》(葡语版),收录 1200 个专业词汇及 30 个田间对话场景,成为当地首本农业中文教材。
本文 孔子学院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zh.kongzi.edu.pl/post/3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