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柏林孔子学院举办中文加啤酒文化节 促进中德文化交流
德国柏林孔子学院(以下简称 “柏林孔院”)近日在柏林啤酒节主会场举办 “中文 + 啤酒文化节” 特色活动,吸引 200 余名中德民众参与,通过
“中文讲解啤酒历史”“中德啤酒文化对比”“中文啤酒品鉴会” 三大环节,用中文搭建中德文化交流桥梁。这是柏林孔院连续第 4 年举办该活动,今年新增
“中文啤酒酿造术语手册” 发放、“中德啤酒器展” 等内容,进一步丰富活动形式。
**

活动现场,柏林孔院教师先用中文讲解 “德国啤酒的起源”“慕尼黑啤酒节的历史”,再教参与者用中文表达 “黑啤酒”“小麦啤酒”“干杯” 等常用短语;“中德啤酒文化对比” 环节中,中德民众用中文讨论 “中国黄酒与德国啤酒的酿造差异”,德国啤酒厂主托马斯・穆勒分享:“我学会了用中文说‘啤酒要冷藏保存’,还知道了中国‘酒文化中的礼仪’和德国‘啤酒社交’的共同之处 —— 都是增进友谊的方式。” “中文啤酒品鉴会” 环节则让参与者用中文描述啤酒口感(如 “苦中带甜”“泡沫细腻”),并评选 “最佳中文品鉴描述奖”。活动还展出 15 套中德传统啤酒器(如中国青花瓷酒壶、德国陶瓷啤酒杯),配有中文解说牌,帮助参与者了解酒器背后的文化故事。柏林孔院德方院长表示:“啤酒是德国文化的重要符号,用中文介绍它能让德国民众更自然地接触中文,未来计划每月举办一次‘中文啤酒沙龙’,增设‘中文啤酒酿造体验’环节,让参与者用中文记录酿造过程。”
本文 孔子学院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zh.kongzi.edu.pl/post/3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