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赛格德大学孔子学院:游戏化课堂点燃青少年热情 本土师资筑牢中文教育根基

刘老师 阅读:15 2019-03-23 22:26:42 评论:0

  匈牙利赛格德大学孔子学院下设的科苏特小学孔子课堂内,二年级学生正围着智能白板开展 “词语寻宝” 游戏 —— 根据教师林振男抛出的中文指令 “红色的 3”“绿色的牛”,在教室各处寻找对应卡片并大声认读;隔壁七年级教室,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胡尤利用 “Wordwall” 平台组织分组竞赛,学生们通过拖拽汉字组成 “环境保护”“科技创新” 等词组,实时排行榜引发阵阵欢呼。该校孔院以青少年教育为核心,构建起 “游戏化教学 + 本土师资培育” 的特色发展模式。

  “2019 年刚开设中文课时,全校仅 32 人选修,家长普遍担心影响主流课程。” 孔院中方院长李静介绍,团队联合上海外国语大学研发 “K12 中文游戏化课程体系”,将语言学习融入唱跳、手工、情景模拟等活动:幼儿园阶段通过《小星星》手势舞教授数字词汇,小学阶段设计《说唱动物》节奏游戏巩固词性知识,中学阶段开展 “中文剧本杀” 提升阅读能力。2024 年春季开放日两场公开课吸引 200 余组家庭参与,目前合作学校已扩展至 8 所,学员达 1200 余人,较 2020 年增长 3 倍。

  HSK 考试低龄化突破成为亮点。针对青少年认知特点开发 “HSK 青少版备考工具箱”,包含动画语法课、词汇记忆卡牌等 12 类资源,2024 年组织 HSK 青少级考试 3 场,考生最小年龄仅 6 岁,二级通过率达 92%。10 岁的埃娃通过考试后获得赴华交流资格:“我最喜欢‘汉字拼图’游戏,现在能看懂中国动画片的字幕了!”

  本土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实施 “三年成长计划”,选拔 16 名匈牙利教师赴华参加沉浸式培训,配备中方导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建立 “本土教师教研联盟”,每月开展线上备课会,2024 年产出原创教学案例 28 个,其中《小龙人唱跳学中文》被纳入欧洲孔院教学资源库。本土教师安德烈深耕中文教育 6 年,他设计的 “匈中节日对比课” 深受欢迎:“用匈牙利的‘圣尼古拉斯节’对比中国春节,学生更容易理解‘团圆’的含义。”

  特色活动深化文化认同。每年举办 “中匈文化嘉年华”,设置脸谱绘制、中国结编织等体验区,2024 年新增 “中医养生小课堂”,教学生用艾草制作驱蚊包;联合赛格德市图书馆开展 “中文绘本共读” 活动,已累计服务家庭 500 余组。加入 “欧洲孔院青少年联盟”,与德国、奥地利孔院联合举办 “中文歌曲大赛”,匈牙利赛区参赛人数突破 300 人。李静透露,2025 年将启动 “中文 + STEAM” 课程研发,培养科技领域双语人才。


本文 孔子学院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zh.kongzi.edu.pl/post/3092.html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孔子学院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