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开罗大学孔子学院文旅中文课程走红 导游学员成中埃交流纽带

刘老师 阅读:17 2018-12-30 20:15:52 评论:0

  埃及开罗大学孔子学院的模拟导游课堂上,22 岁的学员艾哈迈德正用中文讲解金字塔建造历史,手势配合 “巨石运输”“墓室结构” 等词汇,身后的智能白板同步展示实景图片;隔壁 HSK 考场内,150 名考生通过机考系统完成 3 级测试,监考教师用阿语实时解答操作疑问。作为埃及首个文旅特色孔院,该校孔院近年深耕中文导游培养,成为中埃文旅交流核心枢纽。

  “中国游客占埃及入境游客的 18%,但能讲中文的导游不足 300 人,供需缺口极大。” 孔院埃方院长穆罕默德介绍,团队联合中国旅游大学开发 “金字塔文旅中文课程”,涵盖景点讲解、应急沟通、文化习俗等模块,教材收录 “狮身人面像”“象形文字” 等特色词汇,采用 “实景演练 + HSK 冲刺” 模式。2024 年学员达 800 人,较三年前增长 4 倍,其中 320 人通过 HSK3 级,入职后薪资较普通导游高出 50%。

  教师团队凸显跨文化优势。12 名教师中 7 人兼具中文与考古背景,中方教师李娜曾参与埃及考古发掘,开发的 “遗址实景教学法” 让学员在金字塔前实景练讲解;本土教师卡里姆擅长用阿语拆解中文语法,其编写的《导游中文常用句手册》被埃及旅游部推荐为行业教材。通过 “中埃师徒计划”,8 名本土教师赴华培训,返回后开设 “埃及式中文教学工作坊”。

  特色活动深化文化共鸣。每年举办 “中埃文旅嘉年华”,学员用中文演绎改编版《茉莉花》,融入埃及传统舞蹈;联合开罗博物馆推出 “中文导览日”,2024 年接待中国游客超 2000 人次。加入 “中东北非孔院文旅联盟”,与沙特、阿联酋孔院共建 “跨境中文导游数据库”。穆罕默德透露,2025 年将新增 HSK 商务考点,针对中资旅行社开发管理类中文课程。


本文 孔子学院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zh.kongzi.edu.pl/post/3099.html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孔子学院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