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孔子学院原住民文化融合中文课程受青睐 双语学员促多元交流

刘老师 阅读:17 2018-07-04 07:23:24 评论:0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孔子学院的原住民图腾馆内,学员们正用中文和原住民语言演唱融合歌曲,教师陈雨结合图腾柱讲解 “传承”“自然” 等词汇;互动课堂上,原住民学员埃文用中文介绍 “鲑鱼宴”,中方学员则演示包饺子,食材台摆满野生浆果与饺子皮。该校孔院以原住民文化与中华文化交融为特色,打造多元文化中文教育品牌。

  “加拿大原住民占比 4.9%,但能同时掌握中文、原住民语和英语的复合型人才不足 3%。” 孔院加方院长苏珊介绍,联合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原住民学院开发 “双文化中文课程”,涵盖原住民习俗、中医养生、生态保护等模块,教材收录 “图腾”“药草”“狩猎舞” 等特色词汇,采用 “文化对比 + 实践体验” 模式。2024 年学员达 680 人,较上年增长 38%,其中 230 人通过 HSK3 级,不少人入职文旅、教育行业。

  HSK 考试融入本土元素。针对学员特点开发 “HSK 原住民文化拓展包”,将原住民神话故事改编为阅读材料,2024 年组织考试 3 场,考生中原住民占比达 32%,通过率 89%。原住民文化传承人莉亚通过考试后,成为孔院文化志愿者:“用中文讲原住民的鲑鱼文化,中国游客听完都想去看传统捕鱼仪式。”

  教师团队打造跨文化特色。11 名教师均掌握双语,中方教师林悦擅长将中医与原住民传统医学对比,开发的 “养生文化课” 成为爆款;本土教师原住民的乔伊则将狩猎舞融入中文课堂,用肢体语言帮助学员记忆词汇。建立 “中加原住民教师教研会”,已开发融合教学案例 28 个。

  特色活动彰显多元魅力。每年举办 “加中多元文化节”,设置原住民编织、中国剪纸等体验区,2024 年新增 “双语故事分享会”,学员用三种语言演绎传统传说;联合原住民部落开展 “文化研学”,组织学员参与鲑鱼放生、传统聚会,全年活动服务受众超 9000 人次。加入 “北美多元文化孔院联盟”,与美国、墨西哥孔院共享融合教学资源。苏珊透露,2025 年将推出 “原住民文创中文课程”,培养文化传播新生力量。


本文 孔子学院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zh.kongzi.edu.pl/post/3114.html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孔子学院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