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孔院联动开展 “中文 +” 项目:从语言学习到文化共生

刘老师 阅读:18 2018-06-06 14:27:47 评论:0

  当地时间 7 月 8 日,巴黎七大孔子学院的学生与中国山东大学的学子通过视频连线,共同完成了 “中法非遗手作” 主题课堂。这场跨越亚欧大陆的互动,是全球孔子学院 “中文 + 文化遗产” 联动项目的缩影。目前,该项目已联结 28 个国家的 54 所孔院,覆盖学员超 2 万人。

  “用中文介绍法国刺绣的历史,比用法语更有挑战,但特别有成就感。” 巴黎七大孔院学生艾米丽展示着自己绣制的 “熊猫牡丹” 挂毯,她刚通过 HSK 四级考试,正参与孔院的 “中文 + 非遗” 专项课程。与此同时,在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孔院,教师王浩正带着学生用中文记录马赛族传统舞蹈的动作要领,“我们的‘中文 + 民族文化’课程,让当地学生学会用国际语言讲述本土故事”。

  全球孔院的教师资源共享体系为这类联动提供了支撑。参与本次项目的 12 名核心教师,分别来自中国、法国、肯尼亚等 6 个国家,通过孔院总部的 “全球师资云平台” 完成备课。“平台上有 1200 多套‘中文 +’教学资源,我们根据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色做本地化调整。” 项目协调人陈曦介绍,仅今年就有 800 余名教师通过该平台实现跨国教学协作。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孔院,“中文 + 足球” 特色课程已成招牌。孔院教师结合足球术语编写中文教材,组织 “中巴足球友谊赛” 中文解说活动。院长马塞洛表示:“孔院不再只是语言学校,而是成为文化交流的枢纽。” 数据显示,全球孔院已开发 “中文 +” 特色项目近千个,涵盖经贸、科技、艺术等 20 多个领域。


本文 孔子学院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zh.kongzi.edu.pl/post/3116.html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孔子学院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