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克兰孔院中文加毛利文化 双语传承让文明共生

刘老师 阅读:19 2018-01-09 15:44:22 评论:0

  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孔子学院的毛利会堂里,20 名毛利青年正跟着教师学习用中文唱毛利民歌。这门 “中文加毛利文化” 课程已开设两年,成为当地保护传统文化的创新载体,年均参与人数超 600 人。

  孔院的 12 人教师团队中,有 4 名毛利族本土教师。负责人陈雨介绍,他们与毛利部落长老合作,将毛利神话、传统技艺等内容翻译成中文教材。“本土教师蒂娜擅长用毛利木雕讲解汉字结构,比如‘木’字就像树干,特别生动。” 孔院还从全球孔院引入 “文化对比” 课程,让学生用中文探讨毛利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共通之处。

  互动课堂上,学生们分组用中文和毛利语表演传统戏剧。“用两种语言讲述祖先的故事,感觉很奇妙。”21 岁的毛利青年凯伦说,他已通过 HSK 四级考试,计划明年去中国学习民族学。孔院开设的 HSK 文化专项班,结合毛利习俗讲解中文语法,通过率达 95%。

  9 月的 “毛利中文文化节” 上,学生们用中文解说毛利战舞、编织技艺,吸引了上万名民众参观。部落长老图伊表示:“中文让毛利文化走向了世界,已有 8 个毛利部落与中国少数民族建立了交流关系。” 院长詹姆斯展示的合作协议显示,孔院已与新西兰 5 所毛利学校达成合作,让 “双语传承” 模式惠及更多青少年。


本文 孔子学院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zh.kongzi.edu.pl/post/3129.html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孔子学院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