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巴黎索邦大学孔子学院开设中文加艺术史课程 融合文化与语言学习
法国巴黎索邦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 “索邦孔院”)近日推出 “中文 + 艺术史” 特色课程,依托巴黎丰富的艺术资源,构建 “语言教学 + 博物馆实践
+ 文化对比” 的三维学习模式。该课程面向索邦大学艺术史、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共 160 学时,分为 “艺术中文术语”“中国艺术史专题”“巴黎博物馆中文讲解”
三大模块 —— 学生先在课堂学习 “水墨画”“青铜器”
等中文专业词汇,再前往卢浮宫、奥赛博物馆开展实践,用中文讲解馆藏中国艺术品(如卢浮宫的《永乐大典》残卷、奥赛博物馆的近代中国油画),完成从 “学” 到 “用”
的闭环。
**

2025 年 9 月课程启动以来,已吸引 80 名学生报名,艺术史专业大三学生艾米丽・杜邦的经历颇具代表性:“通过‘中国山水画中文解析’课,我不仅学会了‘皴法’‘留白’等术语,还能在卢浮宫用中文向游客介绍《溪山行旅图》的构图,上周有中国游客说我的讲解‘比语音导览更生动’。” 索邦孔院还与卢浮宫教育部门合作,为课程优秀学员颁发 “中文讲解志愿者证书”,目前已有 15 名学生通过考核,定期在卢浮宫中国馆提供中文导览服务。孔院中方院长刘敏表示:“未来计划新增‘中文 + 时尚设计’方向,结合巴黎时尚之都优势,让学生用中文介绍中法时尚文化差异,3 年内培养 200 名‘艺术 + 中文’复合型人才。” 目前孔院已编写《艺术中文实用手册(法汉对照版)》,收录 800 个艺术术语及 20 个博物馆讲解案例,成为法国首本系统性艺术中文教材。
本文 孔子学院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zh.kongzi.edu.pl/post/3256.html